首先介绍柱状活性炭性能测试与水处理活性炭选炭、吸附技术选择、工艺应用的关系,其次报导两个活性炭选用方面的改进方法。通过重新定义、整合、完善现有活性炭性能指标,建立了以酚值、碘值、亚甲基蓝、丹宁酸值为吸附性能指标的选炭方法。这四种指标化合物的分子量与直径覆盖了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范围,用此法可减少活性炭应用测试的炭型。在活性炭精选和吸附工艺应用研究中,用微型炭柱进行穿透实验可弥补缩小式传统型、小型炭柱的不足。柱状活性炭 相对于国外现用微型柱的实验方法,文中介绍的微型柱快速穿透(MCRB)方法的设备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可以在国内大多数实验室中进行;遇过对多种污染物质的实验结果,建立了MCRB方法的可信性和适用性。这两种新方法完善了活性炭水处理研究的实验体系,可降低其应用于水与污水处理的成本,有利于中国的环境保护。
柱状活性炭是一种优良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活性炭吸附技术被广泛用于水和废水处理领域。然而在中国,活性炭并未普遍使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对于活性炭液相吸附技术概念模糊,不清楚用何种处理工艺能达成任务;2.没有简单有效、可广泛使用的活性炭选用方法;3.没有商业性活性炭再生服务,活性炭使用成本较高,不易处置用过后失效的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