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集团




    站内导航 : 

    唐代诗人写诗歌如同写新闻

    添加时间:2011年08月04日   【字体大小: 】 关注:826
    诗歌与新闻报道,老实说 ,二者之间在写作上很难找到共同点。比如 ,让一个职业记者去写诗,难免会流于平实直白 ,这是因为记者写惯了新闻语言的缘故 ;而让一个职业诗人去搞新闻,多半也会写出李白那样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书生气语言来,这是诗人“有话不好好说”外加骨子里的愤世嫉俗所决定的。
        有趣的是 ,赵炎近读唐诗,发现唐代不少诗人特善于用诗歌语言去搞新闻爆料,这种现象值得研究新闻发展史的学者去关注 。
        杜甫最爱写民生类新闻,而且善于跟踪暗访。在著名的“三吏三别”中,他赫然爆出“有吏夜捉人”的消息。夜深人静,他是如何知道的呢 ?若非暗地里跟踪警察办案,这则消息很可能就不可靠了,当然 ,此类消息上早报头条 ,应该没问题 。
        有的时候 ,杜甫也喜欢写写长篇通讯类的稿子,比如“佳人”:“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节选)描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 ,有情节,时代背景  、个人命运等交代得非常清楚,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细细品一品这首诗,看像不像一篇通讯稿。
        杜甫其实很想做战地记者的,可惜没有机会 ,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战争已经结束了,还是干老本行 ,去洛阳做自己的民生记者 。
        杜甫的“理想”是有依据的,唐代诗人中的战地记者群体确实比较庞大,也很吃香,高适、岑参 、王昌龄 、卢纶、王之涣 、元结等均可称为战地记者,也均成了名记 。
        元结的那首《贼退示官吏·并序》就具有新闻特点,他在序中说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 ,几尽而去。”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短短十余字就说明白了,赵炎以为,元结深得新闻三昧。再如 ,高适的“别董大” ,其中有“今日相逢无酒钱”一句 ,就是典型的新闻语言 ,战地记者很苦啊。卢纶的“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很是有名 ,即便是在今日 ,依然不失为一篇绝佳的新闻,解放军报一定喜欢 。
        李白写过新闻性质的诗歌,但此君是个浪漫人,新闻稿子写得好像玄幻小说 。
        他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诗中做过尝试:“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晚上从山下经过,他走,月亮也死皮赖脸跟着他走 ,你说玄乎不玄乎?在“蜀道难”里 ,他说:“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这也是新闻爆料,只是“四万八千岁”显然失真了 。
        还有一帮诗人喜欢写农村题材的新闻稿,王维 、孟浩然等是他们中的佼佼者。“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这是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好像是在说老朋友准备好了酒菜,邀请我去农村采访 。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 ,内容也比较像新闻:“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告诉老哥集团,大雨下了一整夜,树梢上流下的雨水如同瀑布,该注意防涝了 。
        王维的另一首“送元二使安西”顶顶有名,一看标题,就知道是篇新闻稿 ,不过内容不像,但却有现实意义。比如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现在人出行若坐动车高铁,亲朋好友临别时大多带着类似的悲凉情绪,不一定人人都说出来,但心里一定在念叨。想来王维是有先见之明的 ,早在千年之前就为老哥集团准备好了说辞。

    推荐产品
    • 果壳活性炭果壳活性炭
    • 椰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
    • 柱状活性炭柱状活性炭
    • 煤质颗粒活性炭煤质颗粒活性炭
    • 污水处理活性炭污水处理活性炭
    • 回收溶剂用煤质活性炭回收溶剂用煤质活性炭
    • 煤质粉状活性炭煤质粉状活性炭
    • 脱硫脱硝活性炭脱硫脱硝活性炭
    产品列表 | PRODUCT
    联系老哥集团 | CONTACT
    联 系 人:贺经理
    电 话:0371-85615236
    传 真:0371-85615236
    手 机:15036045550
     QQ :
    邮 箱:15036045550@qq.com
    扫码加我微信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