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所在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中起到的作用,以往很少提及,以至于鲜为人知。事实上,中美合作所在对日作战中发挥出了不少作用。
“中美合作所抗日有功。”厉华评价称,该所成立后以促进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努力打击敌人为目的,从多方协助美国太平洋舰队,攻击敌海军与所占领岛屿,最后直捣日本本土。
仅1944年6月-1945年6月一年的时间,中美合作所指挥的部队就击毙了2.3万名日军、击伤了9000名,俘虏了300名,摧毁了209座桥梁、84辆机车、141艘船舰、97个日军军需库。
首先在对日作战中,破译了日军密码。美国空军击落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就有中美合作所的军统局人员在电讯侦测和密码破译方面的功劳。
其二,提供气象情报。中美合作所建立起了若干为美国海、空军提供气象情报的气象工作站、观测哨等,这些气象情报在美军对太平洋上日占岛屿展开逐岛进攻和轰炸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战后美国海军部的一份报告甚至有这样的评价:中国方面通过中美合作所向美国提供的日本占领区军事及气象情报,“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在中国沿海的美潜艇攻击敌海军的唯一情报来源”。
其三,中美合作所在各地陆续开办了一系列训练班,如特种警察训练班、助教人员(协助美军教官开展训练工作)训练班、军事情报训练班、气象情报训练班、战地医务人员训练班、爆破训练班……此外,为在短期内为中国训练一支5万-10万人的现代化武装游击部队对日作战,中美合作所还陆续在重庆、湖南南岳、河南临汝、安徽雄村、绥远陕坝、福建建瓯等地建立了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
除去军事行动外,中美合作所还进行了一些对日心理战、经济战方面的工作。如收听日伪电台广播并用秘密广播进行干扰和反宣传,展开宣传攻势瓦解日军士气,在日伪军中制造恐慌情绪,鼓舞敌后抗日军民斗志;印制汪伪储蓄券假钞偷运到沦陷区,扰乱日伪金融,并大量收购日货与沦陷区物资运回大后方。
不过,因为中美合作所的中方负责人是在国民党内外名声都不大好的军统局负责人、特务头子戴笠,美方副主任、反共分子梅乐斯又不顾美国当局禁令竭力介入中国国共两党冲突的内政,再加上该所训练的作战人员、警察和特工获得的美式武器与设备器材,后来都被国民党当局用到了反共内战中,因此,该所便有了一个“扶蒋反共”的恶名,遭到了来自中美两国一些人士的强烈批评。
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在中美合作所撤销之后,在其原址及其附近发生的监禁、虐待和屠杀政治犯的罪责,便被新政权算到了它的账上。
“忙!太忙!”厉华额头一片汗珠,身上的白色衬衫都湿透了。他刚结束一个由他主讲的党史讲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作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频繁受邀到全国各地做“红岩精神报告”。望着每天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他笑称自己更像是一个上了发条的闹钟。
回到办公室,厉华经常加班至凌晨时分—他领衔研究的一个课题年底前将结题,并已和相关出版社签约,就研究成果著书出版,“时间非常紧”。
这个课题是关于中美合作所的。
“作为二战期间中美两国建立的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中美合作所抗日有功,但长期以来它却成了‘美蒋罪行’的代名词,被不断妖魔化,造成了历史的误会。”厉华称过去国内出版的书,对中美合作所并没有全面而客观地讲清楚过。
这项课题研究已进行了两年多。厉华研究发现,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产物,中美合作所并非“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集中营”,它与军统集中营并无任何的直接联系。